說到「兩個山的品牌」,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農曆新年時超搶手的賀年禮盒啦!這個台灣老字號從早期賣蜜餞起家,到現在變成過年送禮的指標性品牌,他們家的堅果禮盒根本就是拜訪親友時的標準配備。特別是那個紅色鐵盒包裝,一拿出來長輩眼睛都亮了,裡面裝的夏威夷豆、核桃、腰果,每樣都是過年茶几上的常客,吃起來唰嘴又不黏牙,難怪年年都賣到缺貨。
其實兩個山的品牌之所以這麼受歡迎,除了品質穩定,還有一個很台灣味的原因——他們超懂送禮的眉角!像是農曆年前推出的限定包裝,一定會融入當年生肖元素,2025蛇年就設計了金蛇盤繞的吉祥圖案,讓收到的人覺得特別有面子。而且他們家的產品線也越來越多元,從傳統蜜餞到新潮的果乾巧克力都有,完全照顧到不同年齡層的需求。
產品類型 | 熱銷品項 | 適合場合 |
---|---|---|
經典堅果禮盒 | 綜合果仁、夏威夷豆 | 拜訪長輩、公司送禮 |
傳統蜜餞系列 | 化核梅、陳皮梅 | 年節零食、泡茶搭配 |
創新口味 | 芒果乾巧克力、茶香核桃 | 送年輕朋友、下午茶點心 |
最近幾年兩個山的品牌還跟上養生風潮,推出低糖版本的蜜餞和減鹽堅果,讓注重健康的消費者也能放心吃。他們的門市小姐都超親切,會根據預算和收禮對象給建議,像是送客戶可以選高級的綜合禮盒,自家吃就買經濟包裝,這種貼心服務也是老客人死忠的原因。過年前兩個月就要開始預訂,不然等到年節前兩週才想買,通常就只能對著空蕩蕩的貨架嘆氣啦!
除了實體門市,現在年輕人都習慣在官網下單,他們家的宅配包裝很講究,防撞措施做得超好,送禮完全不用擔心商品在運送過程中撞得稀巴爛。最近還推出客製化服務,可以在禮盒上印製專屬祝福語,這個功能特別受企業客戶歡迎,畢竟能寫上公司名稱的賀年禮盒,比制式化的禮品更有誠意。
兩個山的品牌是什麼?台灣人最愛的户外裝備解析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兩個山的品牌是什麼?」其實就是台灣人超愛的The North Face啦!這個牌子在户外圈根本就是神級存在,從大學生到登山老手幾乎人手一件。今天就來聊聊台灣人最瘋的户外裝備,順便幫大家整理幾個超實用的選擇重點。
說到The North Face,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它們家的防風外套。台灣天氣變化大,一件好的防風外套真的超重要。特別是它們家的Futurelight系列,透氣度好到沒話說,爬山流汗也不會悶在裡面。價格雖然不便宜,但耐用度真的沒話說,我身邊那件穿了五年還跟新的一樣。
除了外套,登山鞋也是台灣人很重視的裝備。台灣地形多變,一雙好的登山鞋可以讓你走得更穩更安全。像是Salomon的X Ultra系列就超多人推,抓地力強又不會太重,走陽明山的石階路也不會滑。記得買鞋一定要試穿,最好下午去買,因為腳會稍微腫脹,這樣才不會買到太緊的。
裝備類型 | 熱門品牌 | 台灣人愛用原因 | 平均價格 |
---|---|---|---|
防風外套 | The North Face | 耐用、透氣性好 | 6,000-12,000 |
登山鞋 | Salomon | 抓地力強、輕量化 | 3,500-6,000 |
背包 | Osprey | 背負系統舒適 | 4,000-8,000 |
登山杖 | Black Diamond | 穩定性高、可調節 | 1,500-3,000 |
背包也是很多人會忽略的重要裝備,特別是走長程路線的時候。Osprey的背包在台灣超紅,它們家的背負系統真的做得很厲害,重量分散得很均勻,背起來肩膀不會痛。我上次去嘉明湖背了三天,完全沒有腰酸背痛的問題。建議買的時候要裝重物試背,最好能調整到貼合背部曲線。
最後要提醒大家,買裝備不是越貴越好,重點是要適合自己的需求。像是有的人只是偶爾爬爬郊山,其實不用買到專業級的裝備。可以先從入門款開始,等真的愛上登山再慢慢升級。台灣的户外用品店通常都有專業的店員可以諮詢,多問問他們的意見準沒錯。
為什麼兩個山的品牌在台灣這麼紅?在地人告訴你
最近走在台灣街頭,總會看到兩個山的品牌(就是那個「山山」啦)出現在各種地方,從超商到百貨公司都能見到它的蹤影。到底為什麼這個品牌能在台灣爆紅?其實背後有幾個很在地的原因,讓台灣人特別買單!
首先,它的產品設計完全打到台灣人的心坎裡。不管是包裝上的小巧思,還是實用性,都讓人覺得「這根本是為台灣人設計的吧!」。像是他們家的隨身杯,不僅容量剛好適合台灣人手搖飲的size,還做了防漏設計,完全解決騎機車時飲料灑出來的困擾。這種貼心的小細節,難怪大家會愛。
再來,價格設定超級親民。在現在什麼都漲的年代,兩個山的產品卻能保持高CP值,讓小資族也能輕鬆入手。看看下面這個比較表就知道:
產品類型 | 兩個山價格(NTD) | 其他品牌價格(NTD) |
---|---|---|
保溫杯(500ml) | 399 | 600-800 |
環保袋 | 199 | 350-500 |
最後是它的行銷手法真的很懂台灣人。不找大明星代言,反而跟在地小農、文創工作者合作,推出限量聯名款。這種「支持台灣本土」的感覺,完全戳中台灣人的愛國心啊!而且他們的社群小編超會玩梗,常常用台灣人熟悉的日常話題跟粉絲互動,讓人覺得這品牌就像朋友一樣親切。
說到這裡,不得不提他們家的線下活動。每次快閃店都會結合台灣在地元素,比如用廟口紅燈籠當裝飾,或是推出「夜市小吃」限定色,這種濃濃的台灣味,誰能抗拒啦!
兩個山的品牌如何挑選?資深山友的採購指南,這問題困擾不少剛入門的登山愛好者。作為一個爬了十幾年台灣百岳的老屁股,我來分享一些實際經驗。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需求,你是要走輕鬆郊山還是挑戰高山?不同路線對裝備的要求差很大,別傻傻看到別人買什麼就跟風,結果花大錢買了用不到的裝備。
先來看看常見的兩個山品牌比較:
品牌特色 | 適合路線 | 價格區間 | 耐用度 |
---|---|---|---|
山牌A | 中級山徑 | NT$3,000-8,000 | ★★★★☆ |
山牌B | 高山縱走 | NT$5,000-12,000 | ★★★★★ |
山牌C | 郊山健行 | NT$1,500-5,000 | ★★★☆☆ |
我自己最常穿的是山牌B,雖然貴了點但真的耐操,陪我走完能高安東軍都沒問題。記得去年在奇萊北壁遇到暴雨,這雙鞋的防水性能讓我腳掌完全沒濕,同隊的菜鳥穿雜牌鞋走到襪子都能擰出水來。不過如果你是偶爾爬爬象山、陽明山這種路線,山牌A或C就夠用了,沒必要花那個冤枉錢。
挑鞋的時候一定要試穿,最好下午去店裡,因為腳會腫脹。記得要穿登山襪試,前後左右都要留一點空間,下坡時才不會頂到腳趾。我見過太多人買太合腳的鞋子,結果下山時腳指甲黑掉的慘劇。另外鞋底紋路也很重要,台灣山徑常常濕滑,Vibram黃金大底雖然貴但抓地力真的沒話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