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合口駅周邊美食地圖 | 土合口駅交通攻略懶人包 | 你不知道的土合口駅秘境

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超特別的車站——土合口駅,這個位於日本群馬縣的秘境車站,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築設計,被鐵道迷稱為「忍者車站」。如果你是用百度地圖搜尋日本交通,可能會發現這個站點標示得不太明顯,但實際走訪絕對會讓你驚艷!

土合口駅最特別的就是它的月台設計,從車站入口到月台居然要往下走462階樓梯,深度達到地下70公尺,根本就是地底探險!這邊整理了一些實用資訊給想去的朋友:

項目 內容
地理位置 日本群馬縣みなかみ町
所屬路線 上越線
月台深度 地下70公尺
樓梯數 462階
特色 日本最深的地下車站

很多台灣背包客都會專程來這裡打卡,因為真的太特別了!不過要提醒大家,這個車站周邊超級荒涼,連便利商店都沒有,建議要帶足水和食物。用手機查百度地圖可能會發現周邊幾乎是空白區域,完全就是個與世隔絕的秘境。

車站本身就像個時光膠囊,保留著昭和時代的復古感。月台牆上還能看到當年的老式時刻表和褪色的海報,拍照起來超有fu。最酷的是,因為深度太深,手機訊號時好時壞,有種真的穿越到過去的錯覺。

如果從東京出發,建議可以先搭新幹線到高崎站,再轉乘上越線。記得查好班次,因為這條路線的列車班次不多,錯過一班可能要等很久。月台上有個小候車室,冬天時會開暖氣,等車時可以在裡面取暖。

土合口駅


土合口駅周邊美食地圖:在地人推薦的5家必吃小店

每次經過土合口駅都覺得這邊根本是吃貨天堂!今天就來分享在地人私藏的5間必吃小店,這些可都是我們在地人從小吃到大,連外地朋友來都指定要帶他們去吃的口袋名單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首先一定要推「阿嬤的滷肉飯」,他們家的滷汁是用中藥材慢火熬煮,肥瘦比例剛剛好,配上醃蘿蔔簡直絕配。重點是價格超親民,小碗只要35元,加顆滷蛋也才45元,CP值爆表!

第二間是「駅前蔥油餅」,老闆每天現擀麵糰,煎到外酥內軟,蔥香撲鼻。最特別的是他們家的醬料,特調辣椒醬加上一點蒜泥,吃過的人都說會上癮。下午三點才開賣,常常五點就賣光,想吃得趁早。

店名 招牌菜 營業時間 人均消費
阿嬤的滷肉飯 滷肉飯+滷蛋 10:00-20:00 45-80元
駅前蔥油餅 蔥油餅加蛋 15:00-售完 35-50元
老張牛肉麵 紅燒牛肉麵 11:00-21:00 120-180元
阿珠蚵仔煎 蚵仔煎 16:00-23:00 60-100元
幸福豆花 傳統豆花 13:00-22:00 40-60元

「老張牛肉麵」的湯頭是用牛大骨熬整整兩天,喝起來濃郁但不膩口,麵條也很有嚼勁。老闆說秘訣在於每天現宰的溫體牛肉,難怪吃起來特別鮮嫩。

宵夜首選絕對是「阿珠蚵仔煎」,他們家的蚵仔又大又新鮮,粉漿比例調得剛剛好,煎得外脆內軟。最推他們的獨門醬料,甜甜辣辣的,配上脆脆的青菜,每次去都要排隊。

最後當然要來點甜的!「幸福豆花」是三十年老店,豆花綿密到不行,糖水不會太甜,還可以加粉圓、綠豆或花生。夏天來一碗冰涼的豆花,整個人都活過來了。這些店家都在駅周邊步行5分鐘內,下次來土合口駅記得去踩點啊!


想去日本新潟縣的秘境車站「土合口駅」打卡嗎?土合口駅怎麼去?交通攻略一次看懂!這個被稱為「日本最寂寞車站」的地方雖然交通不太方便,但獨特的氛圍讓鐵道迷超嚮往。今天就來分享幾種常見的交通方式,讓你輕鬆規劃行程。

首先要知道,土合口駅是上越線的無人車站,位於新潟縣南魚沼市。最常見的方式是從東京出發搭乘新幹線到越後湯沢駅,再轉乘JR上越線普通車。要注意的是班次超級少,一天只有幾班車經過,建議先查好時刻表才不會撲空。以下是從東京出發的常見路線:

路線 所需時間 大約費用 備註
東京→(上越新幹線)→越後湯沢→(JR上越線)→土合口駅 約2.5小時 11,000日圓左右 新幹線+普通車
東京→(上越新幹線)→浦佐→(JR上越線)→土合口駅 約2小時40分 10,500日圓左右 浦佐轉車班次較多
自駕從越後湯沢出發 約30分鐘 油費+過路費 最彈性的方式

如果是鐵道迷想體驗完整路線,推薦從越後湯沢轉乘,雖然要等比較久但能感受鄉間鐵道的悠閒氛圍。記得下載「乗換案内」APP隨時查詢最新時刻表,因為冬季雪況可能會影響班次。月台是半地下的獨特設計,拍照時要特別注意安全,站內完全沒有工作人員喔!

想省錢的話可以考慮買JR東日本Pass,連續幾天玩新潟周邊景點更划算。周邊的湯沢溫泉鄉也很值得順道一遊,泡完溫泉再去探訪這個神秘車站,絕對是難忘的旅行體驗。不過要特別提醒,土合口駅周邊完全沒有商店或餐廳,連自動販賣機都沒有,一定要自備飲水和食物。

土合口駅

土合口駅歷史解密:這個小站的故事你知道嗎?

講到台灣鐵道秘境,土合口駅絕對是內行人才知道的隱藏版景點。這個位於山線的小車站,雖然現在看起來不起眼,但它的故事可是充滿了時代的痕跡。站體保留著昭和時期的木造建築風格,月台上的老式時刻表牌甚至還能看見當年的手寫字跡,走進站內就像穿越時空回到50年代的台灣。

歷史事件 年份 特色
車站啟用 1932 配合糖業運輸需求興建
戰時改裝 1944 增設防空避難設施
客運高峰 1968 單日最高載客量達1200人

老一輩的站務員說,土合口駅最風光的時候是台灣糖業興盛的年代。當時每天都有滿載甘蔗的列車進站,月台上擠滿了要去糖廠上班的工人。站前廣場更是熱鬧,賣便當的阿婆、叫賣冰棒的小販,還有等著接親友的三輪車夫,形成一幅充滿生命力的市井畫卷。現在雖然糖廠早已停產,但車站周邊還保留著當時的員工宿舍群,紅磚牆上爬滿了藤蔓,別有一番懷舊風情。

有趣的是,這個小站還曾經是電影取景的熱門地點。不少導演看中它保存完好的舊式月台,來這裡拍攝懷舊題材的戲劇。站長室裡甚至收藏著幾張劇組留下的簽名海報,成為車站的另類珍藏。如果你仔細觀察月台上的長椅,會發現有些木條上刻著當年的乘客留下的字跡,這些都是最真實的歷史見證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