寅申巳亥時辰大解密!原來這時段最旺財 | 命理師教你寅申巳亥開運法 | 這4個時辰出生的人超特別!

在台灣的傳統民俗中,「寅申巳亥 时间」一直是很特別的存在,老人家常說這幾個時辰出生的人性格特別鮮明。其實這些時辰不只跟命理有關,在日常生活中也藏著不少有趣的學問,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時辰的小秘密。

先來看看這四個時辰對應的現代時間,台灣人習慣用12時辰制,跟現在的24小時制不太一樣:

時辰 現代時間 常見說法
寅時 凌晨3-5點 早起的鳥兒時段
申時 下午3-5點 下午茶黃金時間
巳時 上午9-11點 工作效率最高峰
亥時 晚上9-11點 準備睡覺的時辰

寅時是很多長輩最重視的時段,台灣俗語說「寅時不起,誤一天的事」,這個時間空氣最新鮮,很多晨運的阿伯阿姨都會選這個時間出門。記得我阿嬤以前種菜,總是堅持寅時就要去菜園,說這時候的露水對蔬菜最好。

申時在辦公室文化裡很有意思,台灣人習慣在這個時間叫外送飲料,珍珠奶茶、青茶加波霸都是熱門選擇。有些公司還會特別空出申時的15分鐘當作「下午茶時間」,讓同事們喘口氣。這個時辰也是很多業務員最愛跑客戶的時間,因為大家都比較放鬆。

巳時跟亥時這兩個時辰,一個是早上最有精神的時段,一個是晚上要準備休息的時段。台灣的傳統市場在巳時最熱鬧,攤販的叫賣聲此起彼落;而到了亥時,夜市雖然還很熱鬧,但很多家庭已經準備洗澡睡覺了,便利商店的關東煮在這個時間特別好賣。

寅申巳亥 时间


寅申巳亥時辰怎麼算?台灣人必學的傳統時間觀

最近越來越多人對傳統時辰感興趣,尤其是「寅申巳亥」這幾個特別的時段。其實啊,古人把一天分成12個時辰,每個時辰等於現在的2小時,而且都是用12地支來命名的。這些時辰不只影響農民曆的宜忌,老一輩的人連吃藥、搬家都會看時辰,可以說是台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慧呢!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先來搞懂最基本的時辰對照表吧!台灣傳統的時辰計算方式和現在24小時制不太一樣,是從晚上11點開始算「子時」的。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,讓你一秒看懂:

時辰 地支 現代時間 常見說法
子時 23:00-01:00 半夜、三更
丑時 01:00-03:00 雞鳴時分
寅時 03:00-05:00 平旦、黎明
卯時 05:00-07:00 日出、破曉
辰時 07:00-09:00 早食時間
巳時 09:00-11:00 隅中、近午
午時 11:00-13:00 日中、正午
未時 13:00-15:00 日昳、下午
申時 15:00-17:00 晡時、傍晚前
酉時 17:00-19:00 日入、黃昏
戌時 19:00-21:00 天黑、晚餐時間
亥時 21:00-23:00 人定、就寢時

特別要注意的是「寅申巳亥」這四個時辰,在傳統上被認為是「四生時」,很多老人家會說這幾個時辰出生的孩子特別有活力。像是寅時(03:00-05:00)對應老虎活動的時間,所以這個時段出生的人常被說個性比較衝;而申時(15:00-17:00)猴子最活躍,這時候出生的人通常腦筋轉得快。

台灣的農民曆上常常會看到「宜嫁娶:巳時」或「忌動土:申時」這樣的提醒,其實就是根據這些時辰的特性來的。像我們家阿嬤到現在煮中藥都堅持要在巳時(09:00-11:00)熬煮,她說這個時辰陽氣上升,藥效最好。雖然年輕人可能覺得麻煩,但這些傳統智慧真的有很多有趣的道理藏在裡面呢!

為什麼老一輩特別重視寅申巳亥?原來跟農事有關

每次聽阿公阿嬤講到「寅申巳亥」這些時辰就特別認真,年輕時總覺得很玄,後來才發現這些老祖宗的智慧其實跟種田超有關係!台灣早期是農業社會,看天吃飯的日子讓農民對時間特別敏感,這四個時辰剛好對應到耕作的關鍵時刻,難怪老人家會這麼在意。


像「寅時」(凌晨3-5點)是天剛亮的時段,老一輩都會趁涼爽下田工作。這時候露水重,種菜最容易活,而且太陽還沒曬到頭頂,做農才不會中暑。「申時」(下午3-5點)則是收工前的黃金時間,要趕在太陽下山前把曬的稻穀收好,不然遇到午後雷陣雨就完蛋了。這些經驗都是長年累積下來的,比看天氣預報還準!

時辰 對應時間 農事活動
寅時 3-5點 播種、採收葉菜
巳時 9-11點 曬穀、除草
申時 15-17點 收穀、灌溉
亥時 21-23點 準備明日農具

說到「巳時」(上午9-11點),根本是曬稻穀的最佳時段!太陽夠強但又不會太毒,阿嬤說這時候曬的米特別香。而「亥時」(晚上9-11點)雖然不用下田,但老人家會趁這時候整理農具,把鐮刀磨利、補破掉的麻袋,這些細節都關係到隔天的工作順不順。現在雖然很少人種田了,但這些時辰的智慧還是留在很多生活習慣裡,像有些傳統市場的攤販還是堅持寅時開市,說這時候的菜最新鮮呢!

其實仔細觀察,現在很多鄉下的廟宇活動還是照這些時辰安排,比如「寅時拜天公」、「申時收驚」,都是從農耕文化延伸出來的。就連我媽醃醬菜也一定要選在巳時開始做,說這樣才不會壞掉。這些看似迷信的規矩,背後都是前人用血汗換來的實用知識啊!

寅申巳亥 时间

台灣廟宇活動都選寅申巳亥?揭開民俗擇日秘密

每次經過廟口看到熱鬧的慶典活動,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廟宇辦大事的日子都集中在「寅、申、巳、亥」這幾個時辰?這可不是巧合喔!老一輩的廟公跟擇日師傅都說,這四個時辰在傳統民俗裡可是大有來頭,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藏在農民曆裡的秘密。

其實這種擇日習慣跟「地支三合」的觀念有關,老一輩相信特定時辰組合會帶來好運氣。像是「寅午戌」合火、「申子辰」合水,而「巳酉丑」合金、「亥卯未」合木,這些組合在辦活動時特別受歡迎。不過最常用的還是「寅申巳亥」這四個所謂的「四長生」時辰,因為它們象徵事物剛開始蓬勃發展的階段,拿來辦廟會、建醮最適合不過了!

地支 五行屬性 適合活動類型 常見搭配
開工動土 配合午時
祈福法會 配合子時
神明生日 配合酉時
建廟安座 配合卯時

說到實際應用,很多廟宇的年度大事像是「天上聖母誕辰」或是「中元普渡」,仔細看都會發現大多落在這些時辰。像我們台南的媽祖廟,每年三月瘋媽祖的遶境活動,起駕時間幾乎都是寅時,老人家說這時辰出發最能得到神明保佑。不過現在年輕一輩的廟方人員也會參考現代人的作息,把一些活動改到假日白天,但重要儀式還是會堅持傳統時辰。

這些擇日的眉角可不是隨便說說的,背後還牽扯到農民曆的「建除十二神」跟「二十八星宿」。有經驗的擇日師會把這些因素全部考慮進去,找出最適合的日子跟時辰。像我們鹿港的龍山寺前年重修時,就特別請老師傅看了三個月的日子,最後選在亥日亥時動土,說是「水旺生木」對廟宇的風水最好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