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世事如棋局局新上一句」其實是「人情似紙張張薄」,這兩句俗諺道盡了人生百態。每次聽到這句話,總會讓我想起阿嬤常說的:「囝仔啊,這世間就是這樣,人跟人之間的關係就像紙一樣薄,但日子還是要過得像下棋一樣,每一步都要認真走。」
說到這個,不得不提台灣人最愛用的幾句俗諺,我把它們整理成表格,大家看看是不是很有共鳴:
俗諺 | 意思 | 使用時機 |
---|---|---|
人情似紙張張薄 | 形容人際關係脆弱易變 | 遇到人情冷暖時 |
世事如棋局局新 | 比喻人生變化無常 | 面臨新挑戰時 |
吃果子拜樹頭 | 做人要懂得感恩 | 受到幫助後 |
一枝草一點露 | 天無絕人之路 | 鼓勵人不要放棄 |
記得去年中秋節回老家,隔壁阿伯一邊泡茶一邊說:「現在年輕人都不懂這些老話了啦!」但其實這些話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。像前陣子公司改組,同事間本來很要好,結果為了升遷機會就…唉,真的是「人情似紙張張薄」。不過主管跟我說:「別想太多,『世事如棋局局新』,下個月又要調部門了。」
我發現這些老話最厲害的地方,就是用很簡單的比喻講出很深的道理。像「世事如棋局局新」這句話,就讓我想到每次玩象棋,就算是一樣的開局,走到中盤都會變得不一樣。人生也是這樣啊,昨天還在為工作煩惱,今天可能就接到新機會;上個月還跟朋友吵架,這個月又因為某件事和好了。
1. 古人為何説「人情似紙張張薄」?下一句才是重點。這句話流傳千年,其實道盡了人性冷暖。但你知道嗎?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「世事如棋局局新」,兩句話放在一起看,才能真正理解古人想表達的人生智慧。
「人情似紙張張薄」講的是現實中的人際關係,就像紙一樣脆弱易破。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?當你風光時,身邊總是圍繞著一堆朋友;但當你遇到困難時,這些人卻像人間蒸發一樣。這種體驗在現代社會尤其明顯,看看下面這個表格就知道:
情境 | 朋友數量 | 實際幫助 |
---|---|---|
事業順利時 | 多 | 經常邀約聚餐 |
遇到困難時 | 少 | 避而不見或敷衍 |
需要借錢時 | 極少 | 各種理由推託 |
不過這句話的重點其實在下半句「世事如棋局局局新」。古人想告訴我們,與其感嘆人情冷暖,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變化莫測的世事上。就像下棋一樣,每一步都是新的局面,與其糾結別人對你的態度,不如專注在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棋局。
現實生活中,我們常常會因為別人的態度而影響心情。但仔細想想,與其花時間計較這些,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。當你變得更好時,自然會吸引到真正值得交往的人。這不是說要變得現實,而是要學會分辨哪些關係值得珍惜,哪些只是過眼雲煙。
2. 「世事如棋局局新」這句俗語到底在講什麼?其實就是在說人生就像下棋一樣,每一步都會遇到不同的狀況,永遠都有新的挑戰跟變化。台灣人常講「計畫趕不上變化」,跟這個意思很像,都是在提醒我們要隨時保持彈性,因為事情真的不會照你想的那樣發展啦!
這句俗語最有趣的地方,就是把人生比喻成棋局。下過棋的人都知道,就算是同樣的開局,只要對手走法不同,整盤棋的發展就會完全不一樣。就像我們每天起床,可能原本計畫好要去做某件事,結果突然接到老闆的電話、朋友約吃飯,或是下雨沒辦法出門,整個行程就要重新安排。這種情況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?
人生情境 | 棋局比喻 | 應對心態 |
---|---|---|
工作突然被調部門 | 對手出乎意料的走法 | 保持冷靜重新佈局 |
約好出遊卻遇到颱風 | 棋盤局勢突然改變 | 靈活調整行程規劃 |
投資股票突然大跌 | 被對手吃掉重要棋子 | 審時度勢等待機會 |
講到這裡,不得不說台灣人真的很會用這種生活化的比喻。就像我們常說的「摸著石頭過河」、「船到橋頭自然直」,都是在講面對變化時的心態。其實不管是下棋還是過生活,最重要的不是計較一時的得失,而是學會在變化中找到新的機會。有時候看似壞事的轉變,搞不好反而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結果呢!
這種智慧在台灣的職場特別實用。現在科技變化這麼快,很多行業都是「今天學的技能,明天可能就沒用了」。但是懂得「世事如棋局局新」道理的人,就會知道與其抱怨,不如趕快學習新東西,這樣才能在下一個局勢變化時佔得先機。就像下棋高手永遠都在預測對手的下一步,我們也要學會觀察環境的變化趨勢。
3. 什麼時候會特別感受到「世事如棋」的變化?這個問題總在人生轉折處突然浮現。就像上週和老友阿明碰面,他剛被公司資遣,原本意氣風發的科技新貴,轉眼間得重新思考人生方向。我們坐在巷口那間開了20年的泡沫紅茶店,老闆阿伯邊搖飲料邊說:「現在年輕人喔,跟我們當年捧鐵飯碗的時代真的差太多啦!」那瞬間突然覺得,連這條從小喝到大的老街都在不知不覺中變了模樣。
有時候這種感受來得很突然,像是:
情境 | 具體例子 | 當下感受 |
---|---|---|
產業劇變 | 傳統報社工作的親戚被迫轉行 | 明明去年還在談紙媒復興 |
科技顛覆 | 發現00後同事沒用過ATM轉帳 | 自己突然變成「老派」代表 |
政策轉彎 | 跟房東聊到囤房稅實施 | 整條街的租牌突然都換了新面孔 |
最深刻的是去年參加高中同學會,當年那個總考最後一名的同學,現在開著進口車來聚餐。他說靠直播帶貨翻身時,班上資優生反而在為房貸發愁。這種反差總讓人想起阿嬤常說的「三年一運,好歹照輪」,但現在節奏根本不用三年,三個月就夠風水輪流轉了。
就連日常生活的小細節也在提醒我們。前陣子整理房間,翻出抽屜底部的CD隨身聽,姪女看到竟然問:「這是什麼古董?」才驚覺自己收藏的「新潮玩意」已經變成博物館等級。這種時候特別能體會,為什麼老人家總愛說「時代在走,變化要有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