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藥膳這樣吃最養生 | 中醫師推薦的五行藥膳秘方 | 五行藥膳包,懶人養生首選

最近天氣變化大,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問有沒有什麼養生妙方,剛好前陣子接觸到五行藥膳這個概念,發現台灣現在超流行這種結合中醫理論的食療方式。不像傳統中藥那麼苦澀,五行藥膳把食材按木火土金水分類,搭配起來既好吃又能調理體質,根本是懶人養生的救星啊!

說到五行對應的食材,其實跟我們日常吃的東西超有關聯。像我自己就常煮這些:

五行屬性 代表食材 適合體質 簡單料理建議
菠菜、芹菜 容易鬱悶、壓力大的人 加枸杞煮湯或清炒
紅棗、桂圓 手腳冰冷、氣色差 跟雞肉一起燉湯超補
山藥、南瓜 消化不良、容易累 煮粥或蒸熟打成泥都很營養
白蘿蔔、百合 常咳嗽、皮膚乾 燉排骨湯潤肺又清甜
黑豆、黑木耳 腰酸、睡眠品質差 煮成甜湯或滷肉都很對味

台北最近好多養生餐廳都推出五行藥膳套餐,連便利商店也買得到即飲包。我有試過某家診所出的纖膳飲,把當歸、黃耆這些藥材跟食材搭配,喝起來完全沒有中藥的怪味,反而像在喝養生茶。朋友還推薦我詹醬出的禮盒組,裡面五種口味對應不同體質,辦公室放幾包隨時沖泡超方便。

中醫師朋友告訴我,五行藥膳最厲害的地方是可以根據季節調整。像現在夏秋交替,就要多吃屬金的白色食物潤肺,白木耳露或是梨子燉湯都很適合。而且不同體質的人適合的食材也不一樣,氣虛的人可以多補充屬火的紅色食材,濕氣重的則要多吃屬土的黃色食材來健脾。

五行藥膳

五行藥膳到底是什麼?中醫師教你簡單分辨體質,這其實是中醫養生中很重要的概念,把食物和中藥材按照五行屬性分類,再對應不同體質的人來調理身體。台灣人越來越注重養生,但常常搞不清楚自己適合吃什麼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怎麼用簡單的方法判斷自己的體質,這樣以後吃補品或藥膳就不會吃錯啦!


中醫把體質大致分成五種,每種對應不同的五行屬性。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觀察自己平常的身體狀況和容易出現的症狀。比如說,如果你常常覺得口乾舌燥、容易便秘,可能就是「火型體質」;要是經常手腳冰冷、怕冷,那可能是「水型體質」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很多人其實是混合型體質,最好還是找專業中醫師確認比較準確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體質類型 五行屬性 主要特徵 適合食材
木型體質 容易緊張、頭痛、眼睛乾澀 枸杞、菊花、芹菜
火型體質 易口乾舌燥、失眠、便秘 綠豆、蓮子、苦瓜
土型體質 消化不良、容易疲勞、水腫 山藥、紅棗、薏仁
金型體質 皮膚乾燥、容易感冒、咳嗽 百合、銀耳、白蘿蔔
水型體質 手腳冰冷、腰痠、頻尿 黑豆、核桃、薑

了解自己的體質後,就可以根據季節變化來調整飲食。像現在是夏末秋初,天氣還很熱,但早晚開始有點涼,火型體質的人還是要避免吃太多燥熱的食物,可以多吃點綠豆湯或蓮子湯來降火氣;水型體質的人則可以開始準備一些溫補的食材,像是用老薑煮湯來暖暖身子。記得藥膳不是越補越好,而是要對症下藥,不然反而會讓身體更不舒服。

現在很多中藥行或超市都有賣配好的藥膳包,買的時候要注意看清楚適合什麼體質。有些藥膳包會寫「四季皆宜」,但其實這種通常效果比較溫和,適合體質沒有特別偏頗的人。如果你已經知道自己屬於某種明顯的體質類型,建議還是選擇針對性強的藥膳比較好。另外要提醒,正在感冒或身體有發炎症狀的時候,最好不要隨便吃補品,等身體恢復再來調理比較安全。

什麼時候喝五行藥膳最有效?這些時段效果加倍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五行藥膳到底要怎麼喝才對,其實啊,喝對時間真的很重要!就像我們吃飯要講究三餐定時一樣,藥膳也要挑身體最需要的時候喝,效果才會好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超適合喝五行藥膳的黃金時段,讓你喝得更有效率~

首先早上7-9點是脾胃經運行的時間,這時候喝溫熱的藥膳最能幫助消化吸收。特別是容易胃脹氣或沒食慾的人,在這個時段喝效果特別明顯。記得要空腹喝,喝完半小時後再吃早餐,這樣營養才能完整被身體利用。


下午3-5點是膀胱經活躍的時候,這時候喝五行藥膳可以幫助身體排毒。很多上班族下午容易疲倦,與其喝咖啡提神,不如來碗藥膳補充元氣。這個時段喝還能順便改善水腫問題,對久坐的上班族來說超適合!

最佳時段 對應經絡 特別功效 適合族群
7-9AM 脾胃經 幫助消化 胃弱、沒食慾者
3-5PM 膀胱經 排毒消腫 上班族、水腫體質
9-11PM 三焦經 調理內分泌 失眠、壓力大者

晚上9-11點是三焦經運行的時間,這個時段喝五行藥膳可以幫助調節內分泌系統。現代人常常壓力大睡不好,在這個時間喝溫和的藥膳能讓身體慢慢放鬆下來,對改善睡眠品質很有幫助。不過要記得睡前2小時就不要再喝了,免得半夜一直跑廁所影響睡眠。

另外要提醒大家,五行藥膳雖然溫和,但也不是喝越多越好。一般建議每天1-2碗就夠了,最好避開正餐前後1小時,才不會影響正常飲食的消化。體質比較敏感的人可以先從少量開始,觀察身體反應再調整份量。

五行藥膳

最近天氣轉涼,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問「五行藥膳怎麼煮?懶人包3步驟輕鬆搞定」其實真的沒想像中複雜啦!五行藥膳就是把中醫理論融入日常飲食,用五色食材對應五臟,煮起來超簡單又能養生。今天就跟大家分享我的私房做法,保證連廚房新手都能一次上手,而且材料在傳統市場或中藥行都買得到,完全不用擔心找不到食材。

首先準備食材超級重要,五行對應的五色食材我都幫大家整理好了,照著買就對:

五行 對應臟器 代表食材 功效
菠菜、綠豆 清熱解毒
紅棗、枸杞 補血安神
南瓜、山藥 健脾養胃
白木耳、百合 潤肺止咳
黑豆、黑木耳 補腎益氣

第二步就是處理食材啦!我習慣先把難煮的乾貨像白木耳、黑豆提前泡發,其他新鮮蔬菜洗乾淨切塊備用。這裡有個小秘訣:紅棗記得要去核才不會燥熱,枸杞不用泡太久免得營養流失。所有食材大概準備一人份各抓一小把就夠了,不用太精準,藥膳本來就是隨性的養生法。

最後下鍋煮超簡單,我通常用電鍋最省事。內鍋加水蓋過食材,外鍋放兩杯水,按下開關等它跳起來就好。喜歡喝湯的人可以多加水,想當主食吃的就少放點水煮濃稠些。記得枸杞要最後5分鐘再放,不然會煮到爛掉喔!調味的話建議先試原味,真的覺得太淡再加點鹽巴,現代人吃太鹹反而不健康嘛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