停留記號原來這樣用!音樂小知識 | 樂譜上的魔法:認識停留記號 | 演奏時遇到停留記號該怎麼辦?

生活中總有些特別的時刻,需要我們按下暫停鍵好好感受,就像樂譜上的停留記號(Fermata)那樣,讓時間在那一刻延展。這個小小的符號看似簡單,卻能讓音樂瞬間充滿張力,也讓我們想起生命中那些值得駐足的片段。

記得第一次在琴譜上看到這個像眼睛一樣的記號時,老師說:「這不是單純的延長,而是要讓音符『呼吸』。」後來發現,生活中處處都有這樣的停留記號——可能是早晨咖啡杯上緩緩升起的熱氣,或是下班時突然瞥見的晚霞。這些瞬間都像被命運之手輕輕按住,讓我們不自覺放慢腳步。

音樂中的停留記號 生活中的對應時刻
讓音符自由延長 紅燈前抬頭看天空的幾秒鐘
由演奏者決定長度 捷運上讀到某句話時的出神
創造戲劇性停頓 深夜聽到一首老歌時的恍然

練習鋼琴時最愛遇到fermata,因為那代表可以任性地把某個和弦彈到滿意為止。但長大後才懂,真正的難度不在延長,而是在停頓後如何自然地接續旋律。這就像我們總在人生某個階段突然停滯,其實是為了積蓄繼續前進的力量。某次音樂會上,指揮家對銅管組比出停留的手勢,整個樂團懸在那個音上,空氣都凝結了——那一刻突然明白,所謂的精彩,往往藏在靜止與流動的交界處。

停留記號

1. 什麼是停留記號?音樂中的神秘符號大解密

大家在看樂譜的時候,有沒有注意過一個長得像逗號的奇怪符號?沒錯,那就是今天要跟大家聊的「停留記號」啦!這個小東西在樂譜上雖然不起眼,但其實超級重要的,可以說是音樂中的隱藏彩蛋。它會讓演奏者突然停下來,製造出意想不到的戲劇效果,就像我們講話時故意賣關子一樣,超有fu的~


停留記號在樂譜上有兩種常見的寫法,一種是「𝄐」這種逗號形狀的,另一種是「𝄑」這種斜線加兩點的。雖然長得不一樣,但功能其實差不多,都是要你「卡」在那裡等一下下。不過具體要停多久呢?這就要看作曲家的意思和演奏者的詮釋啦!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停留記號類型 符號樣式 常見用法
一般停留記號 𝄐 任意長度停頓
延長停留記號 較長停頓

說到這個記號的由來,其實超級有趣的!它最早出現在中世紀的宗教音樂裡,那時候的唱詩班需要一個記號來提醒大家換氣。後來慢慢演變成現在的樣子,而且用法也越來越豐富。像貝多芬就超愛用這個記號來製造緊張感,在他的《命運交響曲》裡就藏了好幾個呢!

現代音樂中,停留記號的玩法更多了。有些流行歌會在副歌前突然停一下,讓聽眾更有期待感;爵士樂手則常常用它來即興發揮,停頓的長短完全看當下的心情。下次聽歌的時候,不妨注意看看能不能抓到這些小心機喔!

2. 為何樂譜上會有停留記號?作曲家的巧思在這裡。每次看到樂譜上那個像眼睛一樣的符號,總會讓人忍不住想多停留一下。其實這個記號叫做「延長記號」,台灣的音樂老師都習慣叫它「自由延長」,它的出現可不是隨便畫畫的,而是作曲家精心安排的情緒開關。

當演奏到這個記號時,通常代表這裡需要特別的處理。可能是讓音符的時值稍微拉長,或是做個小小的呼吸停頓。有趣的是,不同作曲家對這個記號的用法也不太一樣。像蕭邦就超愛用,常常在浪漫的段落突然來一個,讓整首曲子更有層次感;而莫札特就比較節制,通常只在重要的轉折點才會出現。

作曲家 使用頻率 常見位置 效果
蕭邦 頻繁 旋律高點 增加戲劇性
貝多芬 中等 段落結尾 強調終止感
巴哈 稀少 對位交錯處 製造張力

在實際演奏時,這個記號給表演者很大的發揮空間。有些鋼琴家會在這裡加上細微的彈性速度,小提琴手可能趁機換個弓法。我記得以前學琴時,老師總說這個記號就像「音樂的逗號」,要讓聽眾有時間消化前面的情緒,同時又期待接下來的發展。


樂團指揮對這個記號也特別重視,常常會用手勢明確地指示延長的長度。有時候排練為了這個小符號就要反覆調整好幾次,因為差個半秒鐘,整個樂句的感覺就不一樣了。所以下次看到樂譜上的這個記號,不妨多留意一下,說不定能發現作曲家藏在裡面的小心機呢!

停留記號

3. 如何正確演奏停留記號?資深音樂老師來教你!這個問題其實困擾很多學音樂的朋友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技巧。停留記號(Fermata)那個像眼睛一樣的符號,可不是隨便停一下就好,裡面可是有大學問的喔!

首先要知道停留記號的基本概念,它代表這個音或休止符可以延長,但到底要停多久?很多初學者會慌張地數拍子,其實重點在於「音樂的呼吸」。我常跟學生說,這時候要感受樂句的張力,就像說話時自然的停頓,通常會比原時值多1.5到2倍時間。不過實際長度還是要看曲風和上下文啦!

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幾種常見情況的處理方式:

情境類型 建議延長幅度 注意事項
樂句結尾處 2倍以上 要讓音樂有圓滿結束的感覺
樂段轉折點 1.5倍左右 保持流暢度,不要中斷音樂性
高潮前蓄力處 視情緒需要 可以更彈性,營造戲劇效果
伴奏部分 略長於主旋律 避免搶戲,要配合主奏的呼吸

實際演奏時,右手手腕的動作很重要。遇到停留記號時,手腕要輕輕上提做出「吸氣」的動作,這樣不僅能自然延長音符,也能讓聽眾感受到音樂的呼吸。如果是管樂器的朋友,記得要預留換氣空間,別把自己憋死啦!

樂團合奏時更要小心,指揮通常會給明確的收拍提示。我帶學生樂團時最常看到大家停得七零八落,這時候要訓練耳朵聽其他聲部,特別是低音樂器的長音,他們往往是決定何時結束的關鍵。獨奏的話就可以自由些,但建議先嚴格按譜練習,等掌握好基本節奏感後再加入個人詮釋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