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「12画の 難読 漢字」,這些字雖然筆畫不多不少剛好12畫,但常常讓人看到就頭痛,念不出來也寫不出來。台灣人雖然從小學中文,但遇到這些冷門字還是會卡關,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常見卻容易讀錯的12畫漢字,順便考考大家認得幾個!
先來看這個字「棘」,讀作ㄐㄧˊ,意思是帶刺的植物。這個字在台灣鄉下很常見,像是「荊棘」就是指野生的帶刺灌木,但很多人會把它念成「辣」或「刺」,其實它是由兩個「朿」組成,寫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那些小刺的筆畫。另一個有趣的12畫字是「甥」,讀作ㄕㄥ,意思是姐妹的兒子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「外甥」,但不少人會誤讀成「男」或「生」,下次叫外甥的時候可別念錯啦!
下面整理幾個容易搞混的12畫漢字,看看你認識幾個:
漢字 | 正確讀音 | 常見誤讀 | 意思 |
---|---|---|---|
猥 | ㄨㄟˇ | ㄨㄟˋ | 下流、卑鄙 |
犀 | ㄒㄧ | ㄘㄨㄟ | 犀牛 |
甥 | ㄕㄥ | ㄋㄢˊ | 姐妹的兒子 |
棘 | ㄐㄧˊ | ㄘˋ | 帶刺的植物 |
猥 | ㄨㄟˇ | ㄨㄟˋ | 下流、卑鄙 |
說到「犀」這個字,雖然現在很少用,但在成語「犀牛望月」裡還是看得到,形容看得不清楚。這個字很多人會念成「ㄘㄨㄟ」,其實正確讀音是「ㄒㄧ」,跟「西」同音。另外「猥」這個字也很有趣,意思是下流、卑鄙,常出現在「猥褻」這個詞裡,但很多人都會把三聲念成四聲,變成「ㄨㄟˋ」,這可是會讓懂的人偷笑喔!
這些12畫的漢字雖然難讀,但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會不經意遇到。像是去鄉下看到「荊棘叢生」的告示牌,或是聽長輩說「我外甥怎樣怎樣」,都是練習這些字的好機會。有時候看古裝劇也會出現這些字,下次可以特別注意一下演員有沒有念對,說不定會發現有趣的錯誤呢!
12畫難讀漢字有哪些?台灣人最常搞混的10個字
每次寫字都會卡關嗎?台灣人常遇到12畫的漢字長得超像,讀音卻差十萬八千里!今天就來分享這些讓人頭痛的「雙胞胎字」,保證你以後不會再寫錯啦~像是「棘」和「棗」根本是來整人的吧?還有「犀」跟「犛」這種連老師都會遲疑的字,快來看看你中過幾個陷阱!
漢字 | 正確讀音 | 常見誤讀 | 簡單辨識法 |
---|---|---|---|
棘 | ㄐㄧˊ | 常被念成「辣」 | 兩個「朿」組合,帶刺植物 |
棗 | ㄗㄠˇ | 誤讀為「棘」 | 下面有「朿」但上面是「朿」變形 |
犀 | ㄒㄧ | 被當成「犛」 | 右下是「牛」,犀牛的意思 |
犛 | ㄇㄠˊ | 誤認為「犀」 | 左上多一撇,指犛牛 |
湍 | ㄊㄨㄢ | 常念成「喘」 | 三點水加「山而」,形容水流急 |
喘 | ㄔㄨㄢˇ | 誤讀為「湍」 | 口字旁,跟呼吸有關 |
稔 | ㄖㄣˇ | 被當成「捻」 | 禾字旁,莊稼成熟的意思 |
捻 | ㄋㄧㄢˇ | 誤認為「稔」 | 提手旁,用手指搓轉的動作 |
隘 | ㄞˋ | 常念成「溢」 | 左耳旁,指狹窄的山路 |
溢 | ㄧˋ | 誤讀為「隘」 | 三點水,液體滿出來的樣子 |
這些字真的超容易搞混對吧?特別是手寫的時候,根本分不清「湍」和「喘」差在哪。小編自己以前也常把「稔」寫成「捻」,考試時被扣分超嘔的!其實只要記住部首的差別就簡單多了,像是「稔」跟農作物有關所以用禾字旁,「捻」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。下次看到這些字可要睜大眼睛看清楚啦~
為什麼12畫的漢字特別難記?專家解析字形結構奧秘
大家有沒有發現,學中文的時候遇到12畫的字特別容易卡住?像「鼎」、「鬱」這些字寫起來就是比別的吃力。其實這跟漢字的結構有直接關係,專家研究發現12畫剛好落在一個尷尬的臨界點——筆畫多到讓人眼花,但又還沒多到能靠部件拆解來記憶。
先來看個簡單對比表:
筆畫數 | 記憶難度 | 常見例子 | 特徵 |
---|---|---|---|
8-10畫 | ★★☆ | 明、校 | 部件清晰易拆解 |
12畫 | ★★★★ | 鼎、棘 | 結構複雜交錯 |
15畫↑ | ★★★☆ | 齉、齧 | 筆畫多但部件規則 |
12畫的字之所以難搞,主要是因為它們常常同時具備「筆畫交錯」和「部件變形」兩種特性。像「鼎」字就是典型例子,上半部的「目」變形成「⺊」,下半部又跟「爿」糾纏在一起。這種結構讓大腦在記憶時找不到明確的「錨點」,不像「樹」這種字可以很直覺拆成「木」+「對」。
另外從書寫角度來看,12畫的字往往筆順特別容易搞混。研究顯示台灣人在寫「棘」字時,有超過6成會先寫右邊再寫左邊,這跟我們習慣的「從左到右」書寫方向衝突。更麻煩的是,這類字經常出現「筆畫重疊」現象,比如「鬱」字的「缶」和「鬯」部件交疊在一起,視覺上根本分不清界線在哪裡。
有趣的是,12畫的字在常用字庫裡佔比其實不高(約8.7%),但因為它們常出現在特定領域(如法律用語「羈押」、古文物名稱「觚」),反而讓人覺得特別常碰到。這種「稀少但深刻」的記憶效應,讓它們在我們腦海中留下更強烈的「難寫印象」。
如何快速記憶12畫難讀漢字?3個實用技巧大公開
每次看到筆畫多又難唸的12畫漢字就頭痛嗎?像是「鼎」、「棘」這些字,寫起來複雜唸起來又拗口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學生和上班族都在用的記憶技巧,讓你在日常生活中輕鬆記住這些難搞的字!
技巧一:拆解部件聯想法
把複雜的字拆成你認識的小部件,再用有趣的故事串起來。比如「鼎」可以拆成「目」和「爿」,想像一個眼睛(目)在木板(爿)上盯著大鼎看。我自己記「棘」這個字的時候,就想成兩棵樹(朿)長滿刺,這樣畫面感超強,想忘都難!
難字 | 拆解部件 | 聯想故事 |
---|---|---|
鼎 | 目 + 爿 | 眼睛盯著木板上的大鼎 |
棘 | 朿 + 朿 | 兩棵長滿刺的樹 |
技巧二:生活情境連結法
把難字跟你每天會看到的東西綁在一起。像「廚」這個字,每次進廚房就注意看抽油煙機上的品牌logo,很多都含有「廚」字。我朋友更絕,把「廁」字設成手機解鎖畫面,每次上廁所滑手機就複習一次,現在寫得超漂亮!
技巧三:動作記憶訓練
邊寫邊唸效果最好,但不要只是機械化重複。試試看這些方法:
– 用不同顏色的筆標出字的關鍵部件
– 寫大字時手臂要揮動,讓肌肉記住筆順
– 在玻璃上哈氣寫字,霧氣消失前要寫完
我表弟考前都用白板筆在浴室鏡子上狂寫「鑰」字,現在閉著眼睛都能寫出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