匯豐總行大廈必看亮點 | 香港地標:匯豐總行大廈 | 匯豐大廈建築秘密大公開

說到香港中環的地標建築,汇丰总行大厦絕對是讓人過目難忘的存在。這棟由知名建築師Norman Foster設計的鋼骨結構大樓,1985年完工時可是全亞洲最貴的建築物呢!它的開放式設計和象徵「財源滾滾」的階梯式造型,到現在還是很多建築系學生必朝聖的經典案例。

如果你用Google Maps搜尋這棟大樓,會發現它剛好卡在皇后大道中和德輔道中的精華地段。附近不僅有叮叮車站,走兩步就到蘭桂坊,交通超方便。大樓最特別的是地面完全開放給民眾通行,夏天經過時那個穿堂風涼爽到不行,根本是免費冷氣啊!

建築小檔案 詳細資料
樓層高度 44層/178.8公尺
特色設計 懸吊式結構、無內部支撐柱
夜間照明 全港首座電腦控制燈光系統的大樓
維基百科 搜尋「HSBC Main Building」有驚喜

記得第一次去現場時,完全被那些外露的鋼骨結構震撼到。整棟大樓就像個巨型機械裝置,連電梯都是透明的可以看得到運作。YouTube上有不少建築迷拍的4K影片,把每個細節都拍得很清楚,特別是那個從地下直通頂樓的中庭空間,光看影片就覺得超壯觀。

大樓底下那個銅獅子「史提芬」和「施迪」也是打卡熱點,據說摸獅子腳能招財。不過現在圍起來了,想拍照得找角度。附近上班族最愛中午坐在階梯上吃便當,看著玻璃帷幕反射的陽光變化,根本是都市裡難得的小確幸。

汇丰总行大厦


匯豐總行大廈在哪裡?中環地標位置一次看懂

每次去香港中環逛街,抬頭總會看到那棟超顯眼的鋼骨結構大樓,沒錯就是匯豐總行大廈啦!這棟大樓不只是香港的地標,更是中環金融區的心臟地帶。想知道怎麼找到它?其實超簡單的,搭地鐵到中環站,從K出口出來走個5分鐘就到了,旁邊就是著名的皇后像廣場,認那個超大的獅子銅像就對啦!

這棟大樓真的超有特色的,外觀全是鋼骨結構,晚上打燈的時候特別漂亮。而且它不只是外表厲害,裡面更是香港匯豐銀行的總部所在,可以說是香港金融業的象徵之一。附近還有立法會大樓、大會堂這些重要建築,整個區域就是香港最精華的地段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地標名稱 距離匯豐總行大廈 步行時間
中環地鐵站 約300公尺 5分鐘
皇后像廣場 就在旁邊 1分鐘
立法會大樓 約200公尺 3分鐘
大會堂 約150公尺 2分鐘
國際金融中心 約800公尺 10分鐘

第一次去的人可能會被中環的高樓大廈搞到眼花,但只要記住匯豐總行大廈那個獨特的外型就不會錯啦!它就在德輔道中和皇后大道中之間,旁邊就是著名的遮打花園。如果從尖沙咀搭天星小輪過來,走到中環碼頭後往右轉,沿著海邊走大概10分鐘也能到,沿途還能欣賞維港美景呢!

這棟大樓從1985年就佇立在那裡了,見證了香港這麼多年的變化。雖然現在中環又多了好多新建築,但匯豐總行大廈依然是很多香港人心中的重要地標。下次去香港玩的時候,記得去朝聖一下這個經典建築,順便拍張打卡照喔!附近還有很多特色咖啡廳和餐廳,逛累了可以坐下來休息一下。

為什麼匯豐總行大廈這麼有名?香港金融地標故事

講到香港中環嘅地標,匯豐總行大廈絕對係數一數二嘅代表。呢棟大廈唔單止係匯豐銀行嘅總部,更加係香港金融業嘅象徵,見證咗香港由小漁村變成國際金融中心嘅歷程。佢嘅名氣除咗因為地理位置優越,仲因為佢獨特嘅建築設計同埋背後嘅故事。1985年落成嘅現址其實已經係第四代匯豐總行,由英國著名建築師Norman Foster設計,成個建築用咗當時最先進嘅技術,仲打破咗唔少建築紀錄。


最特別嘅係,匯豐總行大廈嘅設計充滿未來感,成棟大廈好似懸浮喺半空咁,地面完全開放俾公眾通行,呢種設計喺當時真係好前衛。另外,大廈仲用咗模組化結構,可以隨時拆卸同改裝,甚至話如果將來要搬遷,成棟樓都可以拆開再組裝,真係諗得好長遠。呢啲創新設計令匯豐總行大廈成為建築界嘅經典案例,亦都吸引咗好多遊客專程嚟打卡。

特色項目 詳細內容
建築師 Norman Foster(英國高技派建築大師)
落成年份 1985年
建築風格 高科技現代主義(High-Tech Architecture)
最大特色 地面全開放設計、模組化結構、無核心筒支撐
建築成本 約10億美元(1980年代天價)

除咗建築本身,匯豐總行大廈嘅風水傳說都係香港人茶餘飯後嘅話題。據講大廈嘅設計刻意配合風水佈局,例如門口嘅一對銅獅子「史提芬」同「施迪」,仲有中庭嘅電梯設計,都係為咗聚財同擋煞。雖然唔知係咪真係有效,但呢啲傳說反而為大廈增添咗唔少神秘色彩,令佢更加出名。

講到匯豐總行大廈,就不得不提佢同香港經濟嘅密切關係。每次香港經歷金融風暴或者重大事件,匯豐總行大廈都會成為焦點,好似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、2008年金融海嘯,甚至2019年嘅社會運動,呢度都見證住香港嘅起起跌跌。對好多香港人嚟講,匯豐總行大廈唔單止係一棟建築,更係香港精神嘅象徵——靈活、創新、同埋永不言敗。

汇丰总行大厦

誰設計了匯豐總行大廈?建築師諾曼·福斯特的傑作。這座位於香港中環的標誌性建築,自1985年落成以來就成為全球建築界的焦點。福斯特用他前衛的設計理念,打造出這座被譽為「世界上最昂貴的建築」之一的作品,不僅顛覆了傳統銀行建築的嚴肅形象,更成為香港天際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說到這棟大廈的特色,最讓人驚艷的就是它獨特的「懸掛式結構」。整棟建築就像一個巨大的機械裝置,主要辦公空間都懸掛在幾組巨型鋼結構上,這種設計讓內部空間可以完全自由規劃。而且你知道嗎?大廈底部是完全開放的公共空間,這種「城市客廳」的概念在當時可是相當創新的設計呢!

建築特色 詳細說明
懸掛式結構 主要辦公空間懸掛在8組巨型鋼結構上,創造無柱靈活空間
模組化設計 採用預製組件,施工時像拼積木一樣組裝
節能系統 利用海水冷卻、自然通風等環保設計
公共空間 底部完全開放,成為市民休憩場所

福斯特在設計時特別注重與香港城市環境的融合。大廈東西兩側的巨型桁架不僅是結構支撐,更巧妙地將維多利亞港的海風引入建築內部,達到自然通風效果。這種將功能與美學完美結合的手法,正是高技派建築的代表作風。大廈落成後,立刻成為建築系學生必朝聖的經典案例,也讓福斯特一舉奠定國際建築大師的地位。

這棟建築的施工過程也是個傳奇。為了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中環施工,團隊先在地下挖出五層深的地基,同時在英國預製好所有鋼結構組件,運到香港後像組裝樂高一樣現場拼接。這種創新的施工方式不僅節省時間,更確保了工程品質。直到今天,匯豐總行大廈仍然是香港最具辨識度的地標之一,每天吸引無數遊客前來打卡拍照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